"週遊列國"的意思是指遊歷各個國家,從一國到另一國,到處親身體驗與學習。
近義詞:環遊世界,遍訪各地。
反義詞:待在一處,閉門不出。
同義詞:遊歷列國。
曹餘章《上下五千年·孔子週遊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週遊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征,傳為孔子講學之處,講述了孔子~、講學等故事。
孔子週遊列國是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齐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現如今大致路線曲阜——菏澤——長垣——商丘——夏邑——淮陽——週口——上蔡——羅山,然後原路返迴。”從55歲到68歲,孔子帶著他的若幹親近弟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魯國週邊遊歷。從《孔子歷史地圖集》書內“孔子週遊列國圖”標注的線路圖來看,孔老夫子當時週遊的,有衛、曹、宋、鄭、陳、蔡、楚諸國。說起來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時期的蕞爾小國。楚算是大國,但孔子只到了楚國的邊境。孔子還打算西去晉國,但由於時局不好,結果只是在黃河邊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命也夫!”最終連黃河也沒過。出自論語,現用於旅行。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