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声伎儿'。 唐时称教坊中太常乐人。
shēng ér ㄕㄥ ㄦˊ声儿(声儿)亦称“ 声伎儿 ”。 唐 时称教坊中太常乐人。 唐 崔令钦 《序》:“上不悦,命内养五六十人,各执一物,皆铁马鞭、骨檛之属也,潜匿袖中,杂於声儿后立,复候鼓噪,当乱捶之。”原注:“坊中呼太常人为声伎儿。”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师子寻前曲,声儿出内坊。”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