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句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名言,出自《詩經·鄘風·墓門》。原文是:“子之不逮,予心則憂;子之覉逮,予心則癒。”後人以“子欲養而親不待”來概括這一內容,意思是兒女想要盡孝,但父母可能因年老疾病而無法等候兒女長大成人以及有能力去盡孝的時候。這句話反映了孝道的傳統觀念,告誡人們要及時孝順父母,因為父母的生命是有限的。
近義詞:急欲報恩親不在、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意含時光易逝,當及時孝順)
反義詞:春風得意馬蹄疾、有子無教,父之過(後者強調父母責任的成分,前者描述得意忘形,並未體現孝道,可依據上下文靈活判斷)
同義詞:白發悲花落、歲月不待人(都具有時間流逝,錯失時機的感慨)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