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之聰"這個成語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指的是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的聽力非常敏銳,能夠辨別音律的細微差別。後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的聽力特別好,能夠聽出常人難以察覺的細微聲音。
近義詞:耳聰目明、聽覺靈敏、聽力過人。
反義詞:耳聾眼花、聽力遲鈍、聽覺不敏。
同義詞:耳聰、聽力敏銳。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