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絲品竹"是一個成語,來源於古代的音樂用語,最初是用來描述古琴的演奏工藝,彈者指的是古琴的彈奏,絲則指古琴的琴弦,品則是古琴的音級,竹則是指像竹子那樣的豎直的琴碼。後來被引申為比喻研究、鑒賞詩詞歌賦的技巧和境界。反映出主觀認識事物所達到的一個深邃的層次。
近義詞:撫琴識曲、琴心劍膽。
同義詞:彈絲品柱。
"彈絲品竹"沒有直接的反義詞。但如果從引申意義上理解,它意味著對藝術或詩詞的深度理解和鑒賞,那麼它的反義詞可以是對應的對藝術或詩詞的淺薄理解和鑒賞,如“淺尝輒止”、“一知半解”等。
〖出處〗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開場:“但咱們,雖宦裔,總皆通。彈絲品竹,那堪詠月與嘲風。”明·楊柔勝《玉環記·皋謁延賞》:“盡稱我彈絲品竹,沉李浮瓜,此處當追賞。”
富貴的備了佳肴美酒,攜妓傲遊,~,直要鬧到月落西山,方才人影散亂。 ★清·劉璋《鳳凰池》第四迴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