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忘恩負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六迴:“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義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迴馬復與魏兵接戰。”
【名稱】忘恩背義【解釋】恩:恩惠。背:背棄。義:情義。忘掉他人對自己的恩德,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出處】宋·崔鶠《楊嗣復論》:“君子不記舊惡,以德報怨;而小人忘恩背義,至以怨報德。 ”宋·趙善璙《自警篇·器量》:“唯韓魏公不然,更說到小人忘恩背義,欲傾己處,辭和氣平,如道尋常事。”《晉書·忠義列傳》:“雖背恩忘義之徒不可勝載,而蹈節輕生之士無乏於時。”《水滸傳》第十一迴:“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得我們忘恩背義。”【示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一迴:“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得我們忘恩背義。”【同義詞】背義忘恩、背恩忘義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