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赤膽"是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人的忠誠之心,赤膽的情感,表示忠誠,真心誠意。
近義詞:忠肝義膽,赤心忠誠,忠貞不渝,鐵石心腸。
反義詞:狼心狗肺,賊眉鼠眼,奸佞貪賄,沽名釣譽。
同義詞:赤心忠誠,赤心赴國。
清·李漁《比目魚》:“我聞得慕容兵道是個忠心赤膽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唐三藏別了唐王,離了長安,馬不停蹄,不一日來至法門寺。 眾僧接到裏面,相見獻茶,用過齋飯,不覺天晚。眾僧在燈下對三藏此行議論紛紛,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只是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而已。眾僧不解,問道:“法師指心點頭,是為什麼呀?”三藏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在佛像前發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迴轉,願聖主皇圖永固。”眾僧聽了,人人稱羨,個個宣揚,說他是“忠心赤膽大禪法師”。
忠心赤膽,成語,作賓語、定語,形容十分忠誠。出處 明·湯顯祖《還魂記·淮警》:“賊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膽向胡天,靴尖踢倒長天塹,卻笑江南土不堅。”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