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壞事滿不在乎,一點也不覺得羞恥。
宋·錢時《兩漢筆記》:“諫不行;言不聽;膏澤不下於民;而但緘默固位;恬不知恥;又可謂賢乎?”
我受不了~的政客,在電視裏大開“口水戰”。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人,為神宗時宰相,主持變法(列寧曾稱其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談,但頭腦異常清醒聰明,讀書過目不忘。他作的賦深得歐陽修、王安石、韓琦等名士的賞識。公度布衣出身,朝中無親朋可依靠,於是專以順附諂媚王安石為務,經常不分晝夜向王安石請安,即使在廁中相遇,也莫不誠惶誠恐。一次他尾隨王安石之後,手執其衣帶尾,王安石迴顧疑惑不解,公度卻笑著說:“相公,您的衣帶有點汙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幹淨了。”見者無不恥笑,而他自己卻不以為恥。
做了壞事滿不在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