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自若"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唐代張說《唐故相國卿常山郭公之墓志銘》。意思是形容人的底氣十足,面對困難、壓力不慌不忙,從容自若,毫無畏懼。
近義詞:泰然自若、鎮定自若、從容不迫
反義詞:手足無措、驚慌失措
同義詞:膽大心細、鎮靜自若。
《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
意氣自若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