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謀杜斷"是漢語成語,源自《史記·項羽本紀》,意思是指居家謀劃,謹慎做決策,剔除雜念,具有萬全之策。“房”指的是家,“謀”是策劃, “杜”是防止, “斷”是決定。這個成語主要強調對事情的精心策劃和週密考慮。這一成語常常用來描述人在家中私下謀劃計策、謹慎作決斷的行為。
近義詞:安家立業、深謀遠慮。
反義詞:冒然行事、輕率決定。
同義詞:深思熟慮、斟酌再三。
《舊唐書·房玄龄杜如晦傳論》:“世傳太宗尝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龄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
看到被侵略者洗劫後的村莊,真使人~,一股復仇的怒火不由得從我心底燃燒起來。
唐太宗李世民有兩個得力的宰相,一個是“尚書左仆射”房玄龄,一個是“尚書右仆射”杜如晦。那時,唐朝開國未久,許多規章典法,都是他們兩人商量制訂的。人們把他們兩人並稱為“房、杜”。 《舊唐書·房玄龄杜如晦傳》說: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國事的時候,房玄龄總是能夠提出精辟的意見和具體的辦法,但是往往不能作決定。這時候,唐太宗就必須把杜如晦請來。而杜如晦一來,將問題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見和辦法。房、杜二人,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出計謀,一個善於作決斷,所以叫做“房謀杜斷”,形容他們各具專長而又各有特色。在當時看來,房、杜二人同心輔政,是合作得非常協調的,所以人們稱讚他們“笙磬同音,惟房與杜”。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