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断流"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襄公三十二年》,原意为用鞭子投入小溪,小溪就被阻断,形容人多力量大。现比喻人多势众,不可抵挡。
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同义词,近义词可以是"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反义词是"孤掌难鸣"、"寡不敌众"。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百万雄师过江,大有~之势!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