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衝樽俎"是中文成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原意是破壞酒席上的禮器,後用來比喻與眾不同,對傳統理論或觀念進行批判、破壞或改進。
近義詞:獨辟蹊徑、另辟蹊徑
反義詞:人雲亦雲、墨守成規
同義詞:別開生面、打破砂鍋問到底
語本《戰國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晉·張協《雜詩》之七:“何必操幹戈,堂上有奇兵,折衝樽俎間,制勝在兩楹。”
他作為熱愛寶島家園的無黨籍公民,誠懇拜托王金平調和鼎鼐、~。
折衝樽俎,成語,作謂語、賓語、定語。樽俎,古時盛酒食的器具。原指諸侯國在宴席上制勝對方,後泛指在外交談判上克敵制勝。此語出自《戰國策·齐五策》蘇秦說齐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北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擒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晉·張協《雜詩》之七:“何必操幹戈,堂上有奇兵,折衝樽俎間,制勝在兩楹。”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