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發纓冠"是一個漢語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義是不整理頭發,不戴帽子,形容憂國憂民,有憂心忡忡之意。現在多用來形容人不修邊幅。
近義詞:披頭散發、衣冠不整
反義詞:衣冠楚楚、威風凜凜
同義詞:形容狼狽
語出《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發纓冠而救之可也。”
謂不及束發冠戴,只系纓於頸。比喻急於救援。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