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馬耳"是成語,原義是指東風吹過馬的耳朵,馬聽不到聲音,用比喻的方法表達聽但不顧的含義,即對別人的勸告或指責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近義詞:充耳不聞、醉翁之意不在酒、置若罔聞。
反義詞:洗耳恭聽、傾聽良言。
同義詞:視而不見。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釣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詞 目發 音 :釋 義 :。出 處 :唐·李白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示 例 :我當初勸諫你多少來,你就當~,反被旁人說我是苛待侍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晚清文學叢鈔·廿載繁華夢》第四十迴)近義詞 :當耳邊風、漫不經心、無動於衷、充耳不聞語 法:復句式;作分句;指漠不關心。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