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依修禊的習俗,在每年陰歷的三月三日,在水邊盥洗,借以驅邪。後來參加者坐在曲折環繞的水流旁,在上遊放酒杯,任它順水流下,停在何處,則由某人取酒杯而飲。晉.王羲之〈蘭亭詩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亦稱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觴,是舊時上巳節的一種飲宴風俗。
流觴曲水,觴:古代酒器;曲水:彎曲的水道。古代的風俗,夏歷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濱聚會宴飲,以祓除不祥。後泛指在水邊宴集。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古人每逢農歷三月上巳日於彎曲的水渠旁集會,在上遊放置酒杯,杯隨水流,流到誰面前,誰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觴。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