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恭儉讓"是一個漢語成語,指的是人的品質和行為符合儒家的五常道德: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寬容。暗示一個人應該有良好的品格和行為,是禮的具體體現。
近義詞:中庸之道、仁義禮智信
反義詞:粗鄙無禮、狂妄自大、傲慢無禮
同義詞:儒家禮義
《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你為人處事做到~了嗎?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迴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