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珠蟞'。 龟的一種,其足有珠。
zhū biē ㄓㄨ ㄅㄧㄝ珠鱉(珠鱉)亦作“ 珠蟞 ”。 龟的一種,其足有珠。《山海經·東山經》:“ 澧水 出焉,東流注於 餘澤 ,其中多珠蟞魚,其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部一·珠鱉》:“按《山海經》雲: 葛山 澧水 有珠鱉,狀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一統志》雲:生 高州 海中,狀如肺,四目六足而吐珠。《呂氏春秋》雲: 澧水 魚之美者,名曰珠鱉,六足有珠。《淮南子》雲:蛤、蟹、珠鱉,與月盛衰。《埤雅》雲:鱉,珠在足;蚌,珠在腹。皆指此也。” 清 檀萃 《滇海虞衡志》卷八:“ 戴生 言:‘尝有罾於河者,得一物如牛肺,遍體皆眼’……予曰:‘此珠鱉也,眼即珠也。’”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