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鹢"是一个汉语词语,也写作“画涂”,出自西周《诗经·邶风·画鹢》。原意为描绘人物正面的图像,现在多用来形容功名虚无,庄子曾用“画鹢、鸱以为死者主”的比喻来表达宴会只能短暂遣愁。近义词有虚饰、虚无。反义词有实质、真实。同义词有虚构、空想。
huà yì ㄏㄨㄚˋ ㄧˋ 画鹢《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 高诱 注:“鷁,大鸟也。画其像著船头,故曰鷁首。”后以“画鷁”为船的别称。 南朝 陈 陈正见 《泛舟横大江》诗:“波中画鷁涌,帆上锦花飞。” 唐 温庭筠 《昆明治水战词》:“ 滇池 海浦俱喧豗,青翰画鷁相次来。”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邀兴》:“澄波泻影,画鷁随流转。”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