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是导。疏是浚。
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是林。疏是星。
3.关系远;不亲近:疏是远。亲疏是。
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是。荒疏是。
5.疏忽:疏是于防范。
6.空虚:志大才疏是。
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是散。仗义疏是财。
8.姓。
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是。奏疏是。
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是》。
邛疏 疏通 疏远 疏朗 稀疏 疏忽 疏浚 疏解 疏松 疏漏 疏导 疏略 萧疏 奏疏
疏是会意字,在篆文中由㐬(tū)和疋(shū)组成,疋也表声。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