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抱喪明"出自漢末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植的作品,原文為“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被後人誤讀為“痛抱喪明”,它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成語或固定的短語,因此沒有固定的近義詞、反義詞或同義詞。該句的意思指的是極度悲傷和消沉,抱著悲痛而感到頹廢或失意。如果要類比,我們可以聯系類似表達情緒的詞彙來進行比較,例如:
- 近義詞:極度悲傷、痛不欲生
- 反義詞:欣喜若狂、心曠神怡
- 同義詞:深陷悲痛、悲痛欲絕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詞彙並非和“痛抱喪明”有確切的對應關系,因為“痛抱喪明”本身並不是一個標準的用語或成語。
徐枕亞《玉梨魂》第二章:“西河賢者,痛抱喪明;東野達人,詩傳失子。”又第二十八章:“餘非痛死者,痛生者耳。六旬衰老,痛抱喪明,僅此遺嫠,尚不能承歡終老。孫未成人女未嫁,哀哀煢獨,極人世之慘境矣。”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