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字都不认识。
宋·洪迈《容斋俗考》:“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
爷爷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念过书,~。
不学无术 一无所知 不识之无 不辨菽麦 一丁不识 胸无点墨 一窍不通 不识一丁 目不识字 才疏学浅
识文断字 学富五车 博览群书 学贯中西 两脚书橱 如椽大笔 满腹经纶 凿壁偷光 著作等身 舞文弄墨 着作等身
1.最没文化的人(打一成语)
目不识丁(mùbùshídīng),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构成主谓结构。历史上曾有关于目不识丁的争议,认为丁字应为“个”字,“丁”不过是古人的讹传;同时,历史上也有不少关于目不识丁的故事和典故,甚至出现过目不识丁的皇帝。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