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後因'箕山之節'謂隱居不仕的節操。
《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解釋】: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