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代逢時逢節分送的供娛樂用的錢。也稱“作劇錢”、“則劇錢”。宮廷中也有此俗。宋 嶽珂《愧郯錄》有《國初宮禁節料錢》。《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八年》:“方其始參也,饋諸吏則謂之‘辭役錢’,知縣迎送僦夫腳則謂之‘地理錢’,節朔參讚則謂之‘節料錢’。”亦省作“節料”。宋 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今七夕節在近,錢三貫與娘娘充作劇錢,千五與皇後、七百與妗子充節料。”
節料錢,拼音jié liào qián,注音ㄐㄧㄝ ˊ ㄌㄧㄠˋ ㄑㄧㄢˊ。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