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食壺漿"是一個漢語成語,來源於《詩經·小雅·車舝》。意思是指民間的粗糧簡餐,旨在形容恭敬供養、粗茶淡飯,簡樸的生活或款待他人的禮節。
近義詞:粗茶淡飯、家常便飯、彈丸之地
反義詞:山珍海味,豐盛的飯菜
同義詞:酒肉朋友、敬酒不吃吃罰酒。
《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解放軍在勝利歸來的時候;老百姓往往~來歡迎。
1.一瓢水一碗飯(打一成語)
簞食壺漿(dān shí hú jiāng),簞: 名詞作動詞,是用什麼來盛、舀的意思。本意指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食(舊讀sì):這裏是名詞,幹糧主食;漿:發酵飲料(低度濁酒)。百姓用簞盛食物,用壺盛酒水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形容軍隊受到群眾的擁護、愛戴和歡迎的情形。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例如: 解放軍在勝利歸來的時候;老百姓往往簞食壺漿來歡迎。時操引得勝之兵,陳列於河上,有土人以簞食壺漿迎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一迴)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