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法三章"的意思是指雙方就某件事情達成協議,制定出基本的規矩或法規。這個詞語來源於中國古代關於國家制定法律的故事。
近義詞:訂立公約、制定規矩、約定俗成
反義詞:無序無章、混亂不堪
同義詞:定規矩、立法規、訂條約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在事情開始之前,我們不妨先~。
秦二世是個無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趙高,而且還殺了許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過得很不好,因此,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而劉邦和項羽就是歸屬於楚懷王的軍隊中。 有一天,楚懷王對劉邦和項羽說:“你們誰要是先進入關中,誰就可以稱王。”於是,劉邦和項羽分別帶著軍隊像西路和北路出發。 一路上,劉邦沒有受到什麼阻力,還打了幾場勝仗,順利進了關中。不過,劉邦一進入鹹陽城後,顯現原本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宮裏不肯出來,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張良去勸他,他才恍然大悟,趕快召集關中父老、英雄們開會,和他們做了三個約定 ─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廢掉秦朝法律。 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樣平安無事,百姓們得知也都很高興,四處宣傳:“如果劉沛公可以迴到關東,那麼我們老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因此,劉邦很順利地收買了關中的人心。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