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容納汙穢之物。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成語】:納汙含垢(納汙含垢)【讀音】:nà wū hán gòu【解釋】:包藏容納汙穢之物。比喻包容壞人壞事。【出處】: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示例】:清 馮桂芬 《上制洋器議》:“ 日本 蕞爾小國耳,尚知發憤為雄。獨我大國,將納汙含垢以終古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粵民謀抵制日貨事》:“朝廷懼兩國之失歡,不忍吾民之重罹兵禍,乃不惜納汙含垢,曲徇友邦之請,冀相安於無事。”【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