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贵官的随从卫队。汉 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后汉书·百官志四》:“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緹骑二百人。”王先谦 集解引 李祖楙 曰:“《説文》:‘緹,帛丹黄色。’盖执金吾骑以此帛为服,故名。”唐 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 明 代锦衣卫校尉,清 代步军衙门番役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緹骑按剑而前。”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三山街,緹骑狠,骤飞来,似鹰隼。”柯灵《<阿英散文选>序》:“例如题为《流离》的一九二七年日记选……朴实无华地记录了一段不平常的日子:缇骑的追逐,星夜的逃亡。”
缇骑,锦衣卫属下人员。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贵官的随从卫队。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