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碰到,面對。面對危難,一點也不害怕。也作“臨危不顧”。
《鄧析子·無厚》:“死生有命;貪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他~,顯露出英雄本色。
不可終日 驚惶失措 惶惶不可終日 如臨大敵 貪生怕死 望風而逃 驚慌失措 不寒而栗 臨陣脫逃
孔子週遊列國路過匡地,因他的相貌長得與當年侵犯過這裏的陽虎相像,加上他的學生嚴迴講說當年跟著陽虎來此的情形,激怒了匡人,於是便被匡人重重包圍,不得脫身。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起初被衝散了。他擔心老夫子受不起驚嚇,急忙衝入包圍。不料孔子竟談笑風生,而且還彈著琴,神情並不沮喪。子路問:“老師,你怎麼還有這樣的興致啊?” 孔子答道:“我跟你說,在水中來去,不怕蛟龍的,是漁夫之勇;在野外來去,不怕虎豹的,是獵人之勇;面對著雪亮的刀槍,不怕死活向前衝的,是戰士之勇;掌握自己命運,認識當前局勢,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