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週夢蝶"來自於莊子的《齐物論》中的一段話:“昔者莊週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週也。俄然覺,則蘧蘧然週也。不知週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週與?週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週夢蝶”,意思就是莊週做夢變成了蝴蝶,這讓人們思考現實與虛幻,幻象與真實的關系。
"莊週夢蝶"的概念講的是生命、世界的無常性和不確定性。沒有直接完全同義的詞彙,但是可以由一些相關的詞彙來表達類似的概念,比如:幻夢、虛幻、空靈。
反義詞:真實、實在。
近義詞:夢幻、虛無。
典出《莊子·齐物論》:“昔者莊週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週也。俄然覺,則蘧蘧然週也。不知週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週與?週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但也由此可知,~故事作為戲劇題材,由來已久。
莊週夢蝶,典出《莊子·齐物論》,它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莊子所提出的一個的哲學命題。在其中,莊子運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筆,通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後蝴蝶復化為己的事件的描述與探討,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的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雖然故事極其短小,但由於其滲透了莊子詩化哲學的精義,成為了莊子詩化哲學的代表。也由於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豐富的人生哲學思考,引發後世眾多文人騷客的共鳴,成為了他們經常吟詠的題目,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