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禪戒。
指遁世而參禪。
逃禪 指逃離禪佛,既《孟子》“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之義。 以“逃”字來表達對一種某思想主張的背離的用法,儒家很早就有使用,著名的即所謂“逃墨”、“逃楊”之說。朱熹解釋道,孟子之所以如此言逃墨、逃楊與歸儒的關聯關系,乃因“楊、墨皆是邪說,無大輕重。但墨氏之說尤出於矯偽,不近人情而難行,故孟子之言如此,非以楊氏為可取也。”。所以,逃墨、逃楊之說指的是避棄墨、楊之說而歸於儒,所含的是“去邪歸正”的意思。故而,後來對於儒者涉足釋氏之教而最終棄離釋氏迴歸儒家者叫做逃禪,“逃禪以歸儒,變贗以求真”,乃是“逃禪”的真正用法,即逃離禪而迴歸於儒。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