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名。宋代始於轉運使﹑發運使下設判官,職位略低於副使,稱轉運判官﹑發運判官,簡稱'運判'。
yùn pànㄧㄨㄣˋ ㄆㄢˋ運判(運判)古代官名。 宋 代始於轉運使、發運使下設判官,職位略低於副使,稱轉運判官、發運判官,簡稱“運判”。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節鉞帥漕·運判》:“ 開寶 五年八月九日,以 潘美尹 崇珂 並兼領 嶺 南轉運使,以轉運使 王明 為副使, 許允言 為判官,則轉運之有判,自此其始也。太平興國三年四月十日,置諸道轉運判官。” 宋 王安石 《與馬運判書》:“運判閣下:比奉書,即蒙寵答,以感以怍。”《清會典事例·戶部·鹽法》:“至 甘肅 、 四川 、 雲南 、 貴州 等省未設運使……其運同、運判、提舉等官,均有催徵錢糧之責。”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