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審查官吏的資歷和勞績,確定其升降級別與職位。《晉書·石季龍載記上》:“自是 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貫,一同舊族,隨才銓敍。”《宋史·武帝紀中》:“府州久勤將吏,依勞銓序。”《舊唐書·李義府傳》:“﹝ 李義府 ﹞專以賣官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靳以《生存》:“誰配審查?當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著銓敘。”
2.評定次第。宋 李上交《近事會元·法曲》:“開元 二十五年,太常卿 韋縚 令博士 韋逌直 ……等銓敘前後所用樂章為五,奏付太樂習之。”
3.編次有序。南朝 宋 裴松之《上<三國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 陳壽《國志》。壽 書銓敍可觀,事多審正。”《宋書·臧燾傳》:“凝之 詞韻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賞焉。”《南史·王儉傳》:“令史諮事,賓客滿席,儉 應接銓序,傍無留滯。”
4.衡量論述。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羣言為難。”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