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不知的罪惡﹐不可告人的罪惡。
【詞語】隱慝【讀音】yǐn tè【解釋】別人不知的罪惡,不可告人的罪惡。【出處】《左傳·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廟,罪之也,於是展氏有隱慝焉。”孔穎達疏:“隱蔽之惡,不見於外,非法令所得繩也。”楊伯峻注:“隱慝可有兩義,一謂人所不知之罪惡,一謂不可告人的罪惡。”【示例】①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上》:“ 夏侯氏便於座中攘臂大唿,數元艾隱慝穢惡十五事。”按,《後漢書·黃允傳》作“隱匿”。②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貝編》:“僧即發聲,其詞皆五百從前隱慝也,五百驚而自悔。” ③清黃遵憲《紀事》詩之三:“隱慝數不盡,汝眾能知不?”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