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屋門。借指高山上的屋室。 隱者的屋門或寺院的門。 3.借指隱者的屋室或寺院。 4.謂被雲所遮蓋。
雲扃1.高山上的屋門。借指高山上的屋室。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羅景藹雲扃,沾光扈龍策。” 錢振倫 注:“雲扃,猶雲扉也。” 唐 王勃 《七夕賦》:“聳詞峰於月殿,披翰藪於雲扃。”2. 隱者的屋門或寺院的門。唐 黃滔 《莆山靈岩寺碑銘》:“東歸之尋舊址,蒼苔四疊,嘉樹雙亞。訪舊僧,雲扃十扣,雲頂一存。” 清 魏源 《華山西穀》詩之二:“請謝世網塵,長枕秋雲睡。仙犬守雲扃,毋許漁樵至。”3. 借指隱者的屋室或寺院。宋 陸遊 《幽居》詩之二:“面面秋山擁翠屏,天留三畝著雲扃。”4. 謂被雲所遮蓋。元 吳萊 《寄張子長》詩:“道途餘雪屩,巖穴但雲扃。”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