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30)三国魏济阴人,字季重。以文才为曹丕所善。汉献帝建安中为朝歌长,迁元城令。入魏,拜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魏明帝太和四年,入为侍中。卒谥丑,后改谥威。
(?—253)三国蜀江夏人,字文伟。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立,为黄门侍郎,迁侍中。数衔命使吴,应对称职。刘禅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魏延、杨仪相恶,祎每谏喻解劝,使各尽其才。延熙中,魏军攻蜀,祎为元帅。累官后军师,代蒋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成乡侯。后因岁朝大会,为魏降人郭脩所害。谥敬。
(312—347)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升,一作彦叔,小字羊。袁瑰子。博学有文才。初拜佐著作郎。桓温引为司马、江夏相。穆帝永和三年,从桓温伐蜀,攻克成都,李势降,成汉亡。寻势将邓定、隗文反,乔与温又击破之,封湘西伯。
(?—548?)西魏代郡武川人,字天恩。少善骑射,以战功封深泽县男。贺拔岳被杀,德以拥宇文泰功,加征西将军、平凉太守。又以奉迎北魏孝武帝西迁功,进封下博县伯,行东雍州事,赐姓乌丸氏。累从宇文泰征伐有功。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官泾州刺史。卒官,谥献。
刘卞(?―299年),字叔龙,东平须昌人,西晋官员。刘卞出身于军人家庭,生性正直不爱多说话。历任散骑侍郎,做并州刺史。入朝为左卫率。后来官至轻车将军、雍州刺史。
(274—322)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世将。王导从弟。少能属文,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诸伎。辟太傅掾,转参军,封武陵县侯。曾任濮阳太守。司马睿(元帝)镇江左,廙弃郡过江,睿以为司马。预讨周馥、杜韬,迁冠军将军。元帝即位,代陶侃为荆州刺史。为陶侃部将所袭,又为杜曾所败。及至荆州,大行诛戮侃时将佐,大失荆州人望。入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后助王敦反,敦以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寻病卒。
(?—约170)东汉涿郡安平人,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崔瑗子。少沉静,好典籍。桓帝时拜议郎,与边韶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巩固边防,匈奴不敢犯。征拜议郎,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旋以为梁冀故吏,免官。后起为辽东太守,召拜尚书,称疾免归。著《政论》,抨击时政;又著《四民月令》,记当时地主田庄情况及各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均佚,有辑本。
(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人,字太真。博学能属文。尝从姨夫刘琨讨石勒、刘聪。元帝建武元年,奉劝进表南下,见元帝,为帝及朝士推重。明帝立,拜侍中,参预机密。出为丹杨尹。王敦反,率师讨平之。成帝咸和初为江州刺史,镇武昌,有惠政。预讨苏峻、祖约,封始安郡公,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卒,谥忠武。
竺佛图澄大师(232年—348年),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两度到罽宾(北天竺境笳毕试国,今喀什米尔地区,)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佛图澄的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佛图澄的学说,史无所传,但从他的弟子如释道安、竺法汰等的理论造诣来推测佛图澄的学德,一定是很高超的。
(352—425)东晋东莞姑幕人,字野民。徐邈弟。性好学,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辟为从事,累迁秘书监,封乐成侯。以十二年之功,撰成《晋纪》。刘裕代晋,以年老乞归。好读书,老犹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