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代 · 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梦魂偏记水西亭。
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酒阑人散斗西倾。
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分类: 七夕节  记梦  回忆 

吕渭老: 七夕节  记梦  回忆 

赏析

该词是词人写自己正在病中,恰逢是年七月初七,当夜心潮起伏,久不成寐;然后,忽于梦中到了水西亭旧地,恍如又与友人聚首,欢度七夕。
  上片首句“半夜灯残鼠上檠”,表明词人尚展转未眠,不仅眼见灯光因油枯而渐渐微弱,还看到一只老鼠悄悄地爬上灯架舔吸盏中余剩的青油。该句用以动显静之笔,既烘托出了夏夜之静谧,更透露了不眠人内心的无聊。他复将双目转向床前窗棂一瞥,只见“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意即七月的上弦月,光辉熹微,将院坝风吹竹动的剪影,恰巧映照到窗纸之上,摇摇晃晃,模模糊糊,景色十分别致。从中又暗示出词人心绪亦由浮躁不安而开始转为平和宁静。于是,他很快地不知不觉入梦了,以下便全写梦境,他入梦之前所遇到的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七夕之夜,入梦之后却换成了一番欢乐景象。“梦魂偏到水西亭”,“水西亭”是何处所,大概是词人某年七夕与其友人欢聚之地;“梦魂偏到”那里,不过是由于梦前思念其事所致。词人的梦魂来到“水西亭”,时值傍晚,夕阳返照,“琅玕碧,花影弄蜻蜓”。这实际上是他记忆中的亭边景色。“琅玕”,竹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有句曰:“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两句的意思是:亭边翠竹森森,几只蜻蜓在花影中嬉戏翻飞。梦中出现如此优美景色,无疑是由于“上窗风动竹”实景所诱出的,一实一虚,相互辉映,境界格外幽静清爽。
  下片继续梦中幻觉。“千里暮云平”,这句紧接上面的近景描写,一下推了开去,闪出了当日即将入夜时目所能及的远方景象。在迷茫的夜色中,一望千里,无比开阔,那一缕缕暗灰色的薄云正在天地相接处延伸、涂抹。“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南楼”,指水西亭的南楼;“催上烛”,因为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主人立即催促僮仆迅速点上灯烛,以迎候嘉宾光临;“晚来晴”,表明宾主相见时都称许今夜天公作美,便于仰观牛女“银河迢迢暗度”的情景。“酒阑人散斗西倾”,这一句正面写当年七夕,词人和他的酒侣诗朋,在南楼酣饮,一直到了斗星倾斜的深夜,然后才陆续告辞而去。这一七字句,言约而意丰,叙写集中而形象。当酒侣诗朋走完之后,他仰望天空,“天如水”,即澄碧的天空犹如一池清水。他雅兴未已,走出亭外,观看那些等着向织女星乞巧的小姑娘正挥舞“团扇扑流萤”,歇拍两句为杜牧“天阶夜色凉如水”、“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和王建“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调笑》)等句的融会化用,且妙合无痕。也才将七夕女子乞巧的传统风习从侧面作了点染。
  该词抒写的是情绪的小波动及生活小事,然而却写得音调铿锵,婉约深幽,意味隽永;特别又是借梦幻以表现对往事的回忆,格外显得朦胧缥缈,确有诱人的艺术魅力。

猜您喜欢

如梦令

宋代 · 吕渭老

多谢西池桃李。
伴我一春沈醉。
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泪。
憔悴。
憔悴。
又是落花铺地。

如梦令·百和宝钗香佩

宋代 · 吕渭老

百和宝钗香珮。
短短同心霞带。
清镜照新妆,巧画一双眉黛。
多态。
多态。
偷觑榴花窗外。

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宋代 · 吴文英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
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
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
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
眉妩。
问别来、解相思否。

分类: 七夕节  送别 

柳梢青·七夕

宋代 · 刘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
待付与、温柔醉乡。
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分类: 七夕节 

眼儿媚

宋代 · 吕渭老

循槛琅玕粉沾衣。
一片子规啼。
蓬壶梦短,蜀衾香远,愁损腰肢。
石城堂上双双燕,应傍莫愁飞。
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与谁期。

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 · 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分类: 七夕节  写景  爱情  相思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