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代 · 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分类: 写水  赞美  劳动  人民  生活  精神 

李白: 写水  赞美  劳动  人民  生活  精神 

背景

此诗为天宝十四载(755),李白在宣城一带所写。此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参考资料:
1、刘忆萱 王玉璋.李白诗选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06月第1版:323-324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15

译文

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
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
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

注释

涩滩:在今浸县西九十五里。足:多。猿猱:即猿猴。猱,猿类,善攀折。
足:通“石”,意指巨石。不容舠:谓两岸狭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赏析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东南部,上游水流湍急。“”这是写上游江水蜿蜒曲折,两岸千嶂绝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泾县至芜湖汇入长江,沿途水流平缓、清澈如镜、良田平畴、阡陌如秀、人如画中游。可见在唐代青弋江上游就有舟楫往来。
  诗人抓住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象:江水咆哮,冲击着滩中的巨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嘈嘈之声;翻涌的波涛,撞击在岩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样的浪花;两岸山林里还不时传来一声递一声的猿猱的哀鸣;江滩里侧石凌出,就连如叶的小舟也难以通行。然而,就在这凶险万分的涩滩,渔夫和舟子,为衣食所迫,不得不终年与惊涛骇浪搏斗。看!就在那远远的江面上,又来了一只渔舟,舟人正撑着长长的竹篙在艰难地前进……诗中最后两句,“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便是全诗主旨的所在,集中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这首诗尽管篇幅短小,但在艺术表现上还是很有特色的。诗的前四句摹声状物极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险恶气氛,作为画面的背景,极好地烘托了画面主体部分的夸张描写。相反,最后两句对于渔人舟子撑篙行船艰苦万分的夸张描写,又进一步点染了江滩的险恶。画面上,这种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着重突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采用了绘画上传统的大写意的手法。诗人在刻画意境时,能够抓住景物给人感受最强烈的几点,于大处落墨,笔触简劲,而不是象工笔画法,力图笔笔不苟,枝叶筋脉,纤毫不爽。诗中“撑折万张篙”一句,似乎是细节刻画,但也是仅此一笔,而且是经过了大胆的夸张。所以全诗侧重表现的并不在于细微的真实,而是在于捕捉事物的神韵,予以强烈的表现。

猜您喜欢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唐代 · 李白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分类: 思念  友人  夜晚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元代 ·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分类: 写景  自然  写水 

感兴其三

唐代 · 李白

裂素持作书。
将寄万里怀。
眷眷待远信。
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
又不为我栖。
委之在深箧。
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
流落他人开。
不惜他人开。
但恐生是非。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唐代 ·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分类: 离别  思乡  写水 

题西溪无相院

宋代 ·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分类: 写景  写水  江南  抒情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唐代 · 李白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