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
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
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背景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暮春。是时,东坡61岁,在惠州贬所宴饮州守詹范时,有感于仕途之变,便作下了这首词。
译文
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纵然还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怅也无法免去。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
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
注释
九十日春:农历正月至三月。榆荚:榆树果实,初春时先于叶生,状似钱而小,暮春时飘落。此句指雨打榆荚零落。柳花球:柳絮染尘成球。此句指风吹絮球翻滚。
使君:惠州知州詹范。合江楼:作者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赏析
上片,惜春伤春,无须“贪忙”,“追游”。与密州时作的同词牌名的上片完全一样,惜春。面对同样的春,产生着同样的心情。那时,朝廷政治斗争激烈,词人回避,自求外任。而今,在贬所惠州,也是一个春季过去了(“九十日春都过了”),即风华正茂的时候过去了,我闲置无所事事了(“贪忙何处追游”),无须“贪忙”、“追游”了。紧接着点化运用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三分春色一分愁”),日暮西山,人命危浅了,只是词人未看到日后还有“风雨”,哪怕是“一分风雨”,未想到日后又要谪贬儋州;但他很快意识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荚阵”,如“风转柳花球”,没有多少留恋,有的是终身遗恨。
下片,叹青春不再,人生暗淡。词人此时处境恶劣,心境凄凉,深感自己夕阳黄昏,硬是把棺材准备好了。正因所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自然他的思想感情、心理观念随之也发生变化,艺术欣赏及其作品的意境发生变化,所以他把密州时作的同词牌的词的下片作了修改。尽管它反映了词人对人生的依恋和青春的惋惜之情,可意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仙境不见了,西王母、东皇太乙在东坡心中,早已消失了,再不是什么美好、理想、幸福的形象,更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象征了。“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佳人斜倚合江楼”,唯有我那朝云,病魔缠身,“斜倚”而立,留恋着“合江楼”外的水光山色,哪怕它们是净眼中的水光(“水光都眼净”)和眉愁中的山色(“山色总眉愁”)。正是词人在惠州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审美移情发生了变化,所以山光水色也变得“愁”容起来;从而暗示着词人晚年人生暗淡无光了。
全词,上片写春过春愁,伤春惜时,下片写白首眉愁,伤感人生。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决定着词的意境发生变化,决定着词的用语的变化。笼罩全词的是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
猜您喜欢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
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
为赋此诗。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拏。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夸。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
千金一掷,百万十都。
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奕者乎!
打马爰兴,樗蒱遂废。
实博奕之上流,乃闺房之雅戏。
齐驱骥騄,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类杨氏五家之队。
珊珊佩响,方惊玉蹬之敲;落落星罗,急见连钱之碎。
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
临波不渡,似惜障泥。
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或优游仗义,正如涿鹿之师。
或闻望久高,脱复庾郎之失;或声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
亦有缓缓而归,昂昂而出。
鸟道惊驰,蚁封安步。
崎岖峻坂,未遇王良;跼促盐车,难逢造父。
且夫丘陵云远,白云在天,心存恋豆,志在著鞭。
止蹄黄叶,何异金钱。
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
明以赏罚,覈其殿最。
运指麾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
且好胜者,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
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四;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
或衔枚缓进,已逾关塞之艰;或贾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
皆因不知止足,自贻尤悔。
况为之不已,事实见于正经;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
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
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
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
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辞曰: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大杏金黄小麦熟,堕巢乳鹊拳新竹。
故将俗物恼幽人,细马红妆满山谷。
提壶劝酒意虽重,杜鹃催归声更速。
酒阑人散却关门,寂历斜阳挂疏木。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露簟琴书冷,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