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背景
据胡适考证《钱氏私志》后认为,该词为欧阳修在河南钱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幕中,与一妓女相亲,为妓女作。时天圣九年(1031)至明道二年(1033)期间,欧阳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译文
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不久小雨即停,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我们靠倚栏杆旁,直等到月亮东升。
燕子飞回门前,窥伺着飞到画梁问;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床上竹席纹路平展,好像清凉的水波,却无波纹涌动。床头放着水晶双枕,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横放枕边。
注释
轻雷:雷声不大。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这里指月亮。
画栋:彩绘装饰了的梁栋。玉钩:精美的帘钩。帘旌:帘端下垂用以装饰的布帛,此代指帘幕。簟:竹席。水精:即水晶。堕:脱落。
赏析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在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在两个“声”字叠用。奇在雨声之外,又有荷声。荷声乃其叶盖之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
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阕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了。凉波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写透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下阕写室内景象,以精美华丽之物又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人间境界,连燕子也飞来窥视而不忍打扰。结尾两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艳而不俗。
猜您喜欢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
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
散乱东墙疏竹影。
满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
百尺飞澜鸣碧井。
雪洒冰麾。
散落佳人白玉肌。
常忆洛阳风景媚。
烟暖风和添酒味。
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
别来已隔千山翠。
望断危楼斜日坠。
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忆昨滁山之人赠我玉兔子,粤明年春玉兔死。
日阳昼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
谓此莹然而白者,譬夫水之为雪而为冰,皆得一阴凝结之纯精。
常恨处非大荒穷北极寒之旷野,养违其性夭厥龄。
岂知火维地荒绝,涨海连天沸天热。
黄冠黑距人语言,有鸟玉衣尤皎洁。
乃知物生天地中,万殊难以一理通。
海中洲鸟穷人迹,来市广州才八国。
其间注辇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
谁能◇历海上峰,万怪千奇安可极。
兔生明月月在天,玉兔不能久人间。
况尔来从炎瘴地,岂识中州霜雪寒。
渴虽有饮饥有啄,羁绁终知非尔乐。
天高海阔路茫茫,嗟尔身微羽毛弱。
尔能识路知所归,吾欲开笼纵尔飞。
俾尔归托宛陵诗,此老诗名闻四夷。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莲,入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