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背景
此词是温庭筠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史载温庭筠为人落拓不羁,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在他的词作中,多通过女性化的愁思来表现自己的怀才不遇,把难以言说之情,借女子之口抒写自己内心的隐痛。这首《南歌子》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译文
懒得去抹拭鸳鸯枕上的灰尘,也不去缀缝裂开了的翡翠裙,罗帐里也不再燃香炉熏烤。近段时间来相思的心更加深切了,那都是为了思念你呀!
注释
拂:放置。鸳鸯枕:绣有鸳鸯图形之枕,此作为象征男女欢合的意象。翡翠裙:绣有翡翠鸟的裙子,与第一句“鸳鸯枕”对文。罗帐罢炉熏:不再以炉香熏暖罗帐。罢,停止。熏,熏香,焚香。古时围炉燃香料,熏烤衣服和被帐等物,取其香暖。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思君而不见所产生的慵懒和愁怨。全词五句都是写一个“思”字。“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三句,写昔思之苦;“近来心更切”写近思之切;“为思君”写为谁而思。在写昔思之苦时,作者描绘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鸳鸯枕因久置未用而积满灰尘;积尘而又“懒拂”,一是说明鸳鸯枕仍无用处,二是暗示所思之“君”尚未归来,三是表现了思君不至时颓丧的精神状态。翡翠裙而“休缝”,也曲折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女为悦己者容,悦己之人不在,也就无须用翡翠裙来妆扮自己了。罗帐熏香,表现了昔日柔情蜜意的幸福生活情趣,“罢炉熏”说明恋人去后,这种情趣已不复存在了。这三句说明女主人公原无心料理枕帐裙饰等琐事,从而充分表现她那相思时的无聊情绪,这是使用睹物思人、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写的是抽象的感情,但给读者以具体的感受。“懒”“休”“罢”三个动词,在这三句词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层进一层。“懒”,疏懒之意,含义较轻;“休”,表示停止的意愿,比“懒”的语义稍重,意思进了一层;“罢”是表示终止的一种决断、果敢语气,比“休”的语义又重了一层。通过这种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把闺妇对久客不归之“君”的怅望之情,表现得十分具体。
后二句是对前三句的补充,说明百无聊赖的原因,也是更进一层地直抒思念之情。“懒拂”“休缝”“罢炉熏”这些都是昔日思念之“切”的心理表现在行为上,而近来的思念,只用一个“更”字,就说明了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昔日。这种艺术手法,其妙有三:第一,在意脉上使词意曲折层深;第二,在文意上做到言简意赅;第三,在结构上层层相扣。由此可见,这个“更”字的内涵是较为丰富的。末句“为思君”一语,一是点明了所思之人,二是总括了昔思之苦与近思之切的种种痛苦感受,三是交代了全词的主旨。“思”字为词眼,是全词的抒情线索,在篇末出现,成为点睛之笔,在构思上颇具匠心。
猜您喜欢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
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
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
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
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
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
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
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
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
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
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
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
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
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
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
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茅堂对薇蕨,炉暖一裘轻。
醉后楚山梦,觉来春鸟声。
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
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
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
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
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
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