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
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当时李商隐滞留在武昌、云梦一带。这里正是东汉末年名士祢衡被杀之地。李商隐睹景生情,怀古思今,写了这首《听鼓》。
译文
城头上传来了叠鼓声声,城墙下日暮时江水清清。
要想学那一曲《渔阳掺挝》,这时世已经没有祢正平。
注释
叠鼓:重迭的鼓声。这里指繁杂的鼓声。暮:傍晚时分。江:指长江。
渔阳掺:即《渔阳掺挝》,鼓曲调名。掺:三挝鼓。掺、挝,都是“击”的意思。祢正平:即东汉文人祢衡(173-198),字正平。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薄暮时分,诗人漫步城外。只见古老的城墙矗立在夕阳余辉中,显得那么肃穆,似乎在沉思;城墙下,江水汩汩,似乎在低声诉说。黝黑森严的古城墙、流经千载的江水,再加上朦胧的暮色,这番景象很容易在人们心头唤起一种地老天荒、宇宙无穷的感慨。此刻,城头上又传来激昂的击鼓声、悠长的号角声。鼓角之声融入苍茫暮色,飘落在江面上,与呜咽的流水声,汇成一首奇异的乐曲。它仿佛是热烈的呐喊、愤怒的呼唤,又仿佛包含着凄历的呻吟。它使人激动不安,又使人凝神深思。“城头迭鼓声,城下暮江清”,从字面上看,只是交代了暮色中听鼓这一事实,然而它却渲染出了一种苍凉而幽怨的气氛。
那时急时缓、抑扬顿挫的击鼓声使诗人想起了历史上有名的击鼓骂曹的故事:三国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威震朝野;而一介书生祢衡(正平)却偏偏不肯奉迎他。曹操为了羞辱祢衡,故意令他充任鼓吏。一日,曹操大宴宾客,令祢衡击鼓娱众。祢衡从容不迫,裸体更衣,击《渔阳掺挝》,声节悲壮,听客莫不为之动容。随后,他又大骂曹操弄权。曹操虽恨之入骨,但又恐杀之而招致物议,便把他送到刘表处;祢衡又得罪了刘表,最后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被杀。诗人此时所滞留之地,正是当年祢衡被杀的地方,那在苍茫暮色中显得格外悲怆、浑远的鼓声,自然使他想起当年击《渔阳掺挝》的人。诗人不禁慨然叹道:“”
由所闻之鼓,想起《渔阳掺挝》;由《渔阳掺挝》,想到击此调而丧身的人,可谓联想自然,一气贯通。见景生情,追忆往事,这是第一层意思。“欲问渔阳掺”,说明诗人又清醒地意识到眼下所闻并非祢衡所击之曲;之所以听不到那悲烈之调,乃是因为“时无祢正平”。由追忆往事而回到眼下情景,发出惋惜之叹,这是第二层意思。然而,当今世上多是阿奉权势、趋时媚上之流,正需要像祢衡这样的人慷慨击鼓,以《渔阳掺挝》的清亮之音扫荡混浊之气,使媚俗者自惭,使权势者知羞。可惜如今既听不到那曲《渔阳掺挝》,也见不到像祢衡这样的人。其时,正是牛党当权,李党纷纷被逐之时,国事日非,诗人愤慨极深。追昔抚今,一吐胸中块垒,这是第三层意思。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融汇成一股郁愤之气,回旋往复,寄慨遥深。
猜您喜欢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
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
班资古直阁,勋伐旧西京。
在昔王纲紊,因谁国步清。
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
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
中台终恶直,上将更要盟。
丹陛祥烟灭,皇闱杀气横。
喧阗众狙怒,容易八蛮惊。
梼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
素来矜异类,此去岂亲征。
舍鲁真非策,居邠未有名。
曾无力牧御,宁待雨师迎。
火箭侵乘石,云桥逼禁营。
何时绝刁斗,不夜见欃枪。
屡亦闻投鼠,谁其敢射鲸。
世情休念乱,物议笑轻生。
大卤思龙跃,苍梧失象耕。
灵衣沾愧汗,仪马困阴兵。
别馆兰薰酷,深宫蜡焰明。
黄山遮舞态,黑水断歌声。
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空拳转斗地,数板不沈城。
且欲凭神算,无因计力争。
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下殿言终验,增埤事早萌。
蒸鸡殊减膳,屑麹异和羹。
否极时还泰,屯馀运果亨。
流离几南渡,仓卒得西平。
神鬼收昏黑,奸凶首满盈。
官非督护贵,师以丈人贞。
覆载还高下,寒暄急改更。
马前烹莽卓,坛上揖韩彭。
扈跸三才正,回军六合晴。
此时惟短剑,仍世尽双旌。
顾我由群从,逢君叹老成。
庆流归嫡长,贻厥在名卿。
隼击须当要,鹏抟莫问程。
趋朝排玉座,出位泣金茎。
幸藉梁园赋,叨蒙许氏评。
中郎推贵婿,定远重时英。
政已标三尚,人今伫一鸣。
长刀悬月魄,快马骇星精。
披豁惭深眷,睽离动素诚。
蕙留春晼晚,松待岁峥嵘。
异县期回雁,登时已饭鲭。
去程风刺刺,别夜漏丁丁。
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
洛川迷曲沼,烟月两心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