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宿铁关西馆

唐代 · 岑参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分类: 边塞  抒怀  怀乡 

岑参: 边塞  抒怀  怀乡 

背景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都护府上任。岑参途中在铁门关客舍中投宿,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167-168

译文

马汗落地踏成稀泥,清晨驰过几万马蹄。
雪中来到大地边缘,靠近火山宿昔天际。
边塞遥遥心常畏怯,故乡万里归梦迷迷。
谁知今夜故乡明月,随我来到铁关以西。

注释

地角:地之角,地的尽头,形容已走至西边极远处。火处:火山。一说为灯火通明处。天倪:自然的分际。
迥:远。
那知:哪知。

赏析

岑参首次出塞,写过许多报绘边塞生活,抒发怀乡之情的优秀作品。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写千里行军途中对故园的怀恋。
  诗的首联写清晨行军图景。初赴边塞,千里行军,可记载的很多,诗人舍掉其他事物,仅从战马汗水落地,又踏成泥水这一细节写起,从而突出行军的急促和艰苦,描写是极真切的,没有切身的感受是写不出的。之后,诗人才又补写一笔;“朝驰几万蹄”,不仅点出时间:清晨,事件:行军,而且以“几万蹄”交代出形驰之远,与“朝驰”相映衬进一步突出行军之急切,同时把首句细节描写与长途行军这一巨大场景联系在一起。这两句仅从马蹄着笔写马,而赴边将士行军的急切和艰苦却已经表现很好了,似特写镜头,渲染急促格调,带起全篇。
  诗的次两句回顾行军途中经历。“地角”、“天倪”都极言边塞之远,而“雪中”、“火处”则形成鲜明对照,写出边远行军途中气候变化的悬殊,从而用概括的笔墨为上文行军提供了一个特征十分突出的广阔背景。一“行”,一“宿”,概括了行军途中单调而又艰苦的生活,联系“朝驰几万蹄”一句,可知“宿”是多么的短暂,而“行”又是怎样的长久。如果说首句写的是次句的一个细节,那么首联所写的就不过是次联所泻的长途行军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剪影了。至此鞍马风尘,餐风宿露的长途行军图景已写得十分突出。
  在前四句描写千里行军的基础上,后四句转写远赴边塞的乡思。“塞迥”和“乡遥”承上文“地角”和“天倪”而来,是触动诗人情思的客观因索,“心”和“梦”都写诗人情怀,转得极为自然。而一“怯”、一“迷”又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初出边塞的诗人对环境的陌生和畏惧,对故乡的梦绕魂牵而又难以归去。诗的最后两句写宿铁关西馆时的怀乡之馆:“哪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照应题目点出月夜和铁关。诗人宿于边塞,唯以望月寄托怀乡之情,而又不写自己望月,却反写明月有情伴随自己,从而使自己更添乡思,望的是“故园月”,想的是故乡情,把思乡之情写得很含蓄,很深切。
  这首诗写塞上行军,从“胡朝至夜,层层归结到“宿”字上,既有细节描绘,又有场景概括。写乡思,既有直接点示,又以景物烘托,写得十分生动,也十分含蔷。全诗八句,前六句描绘出笼时情景与心情,最后才以景物暗示出“宿”字,结构较别致。

猜您喜欢

关山月

唐代 ·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分类: 唐诗三百首    边塞  军旅  思乡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唐代 · 岑参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谿垂钓纶。

塞上听吹笛

唐代 ·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分类: 边塞  生活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唐代 · 岑参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

紫骝马

唐代 · 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分类: 乐府  边塞    思乡 

题苜蓿峰寄家人

唐代 · 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分类: 书信  思念  家人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