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背景
这首《送韦评事》载于《民国固原县志》,是王维在送别友人到边塞从军时所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译文
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
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
注释
逐:追随。取:俘获。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沙场: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走马:骑马疾走;驰逐。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汉使:此指韦评事。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赏析
此诗前两句“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热情鼓励友人从军,杀敌立功,写得很有气势,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情调。这些豪迈激昂、慷慨雄壮的诗句,极具浪漫色彩,颇为震撼人心,既是对边塞将士的高度赞颂,也是诗人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后两句“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则把笔锋一转,写塞外萧索悲凉的景象所引起的思乡愁情。其中“孤城”“落日”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片雄阔的景象,同时也描绘出边地的荒凉。其意境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甚为相似,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全诗这种突转笔锋的写法看似突兀,但作者把从军者立功边塞和思乡怀归这两种特有的心理统一在这首小诗里,用笔凝练,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给人以一种悲壮的美感。
猜您喜欢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与世澹无事,自然江海人。
侧闻尘外游,解骖fL朱轮。
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
张组竟北阜,泛舟过东邻。
故乡信高会,牢醴及佳辰。
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
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
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
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
雕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高馆临澄陂,旷然荡心目。
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
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
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
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
万里阴山万里沙。
谁将绿鬓斗霜华。
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
生怜瘦减一分花。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
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
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
好依盘石饭,屡对瀑泉渴。
理齐小狎隐,道胜宁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发。
荆扉但洒扫,乘闲当过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