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宋代 · 欧阳修

玉壶冰莹兽炉灰。
人起绣帘开。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分类: 咏物    抒情 

欧阳修: 咏物    抒情 

背景

此词为天圣(1023年-1032年)末年词人任西京留守推官时在洛阳写的咏雪词。

参考资料:
1、郁玉莹编著,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03,第12-13页
2、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 7,巴蜀书社,2007.12,第294页

译文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
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

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兽炉:铸成兽形的香炉。春丛:春季丛生的草木。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为六瓣,所以叫六花。剪刀:喻春风。
拂鞍:拂过马鞍。章街:章台街,汉代都城长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树。

赏析

上片从闺中人的视角咏雪,首先通过室内景写天气之寒冷,为下文咏雪作铺垫。“玉壶”句,室内的王壶上结了一层晶莹透亮的冰,取暖香炉内的香也烧成了灰烬。接着描写的视角由内而外。闺中女主人公起床掀开绣帘一看,只见雪花纷纷扬扬,不待剪刀裁剪,树上仿佛开满了洁白的六出花朵。这里词人巧妙化用唐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大雪纷飞的样子,形象生动。
  下片从冶游者的视角吟雪,首先从室外着笔。洛阳城中,城阙高耸,楼台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飘扬着的雪花似迎风飞舞的柳絮,有的拂过行人的马鞍,有的飘落在他的衣袖上。末句笔锋一转,说行人骑马过街的情形仿佛似走马章台街。章台街为冶游场所,这似乎在点明雪中行人的身份——冶游之人。
  词作上下两片分别从闺中人和冶游者的角度写雪景,看似无联系,但一为居家候者,一为旅途归人,如此,则词中吟雪之时则包含闺怨之意。

猜您喜欢

寄河阳王宣徽

宋代 · 欧阳修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
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托短篇。

梅花

宋代 ·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分类: 咏物  梅花  抒怀  爱国 

落叶

唐代 · 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分类: 咏物 

蟾宫曲·咏西湖

元代 · 奥敦周卿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
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分类: 咏物  西湖  抒情  依恋 

踏莎行

宋代 · 欧阳修

碧藓回廊,绿杨深院。
偷期夜入帘犹卷。
照人无奈月华明,潜身欲恨花深浅。
密约如沈。
前欢未便。
看看掷尽金壶箭。
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

送黎生下第还蜀

宋代 · 欧阳修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
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
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
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
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
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
凡学患不强,苟至将焉廋。
圣言简且直,慎勿迂其求。
经通道自明,下笔如戈矛。
一败不足衂,後功掩前羞。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