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巫峡

唐代 · 陆龟蒙

巫峡七百里,巫山十二重。
年年自云雨,环佩竟谁逢。

巫峡

唐代 · 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
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分类: 山水  情思 

杨炯: 山水  情思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垂拱元年(685)诗人赴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任司法参军途经巫峡时。诗人此次由太子詹事司直光崇文馆学士调出为梓州司法参军,是受从弟杨神让附徐敬业叛乱的牵连,带有贬谪的性质,因此心境郁悒,沿途写下的几首山水诗都有忧郁不平之气,而本诗是较典型地体现了作者当时的心灵活动的一篇。
  全诗十六句,分为两部分,前八句写所见,后八句写所思。首四句总写巫峡的气势,先化用古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盛弘之《荆州记》)之意,叙述巫峡之长,然后通过对悬崖峭壁的描绘衬托巫峡之险:岩峦重叠一望无际,层层壁立的峭崖上摩云霄(苍苍,天色,出《庄子》)。三四两句用平视和仰视的角度展现了巫峡的幽深窅远和两岸峭壁的险峻。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曾这样描写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杨炯这里显然是受其影响的,但诗人并没停留在这一般的描绘上,从第五句开始,诗人对巫峡的险状进行了具体刻划。“绝壁横天险”四句应是写一处具体的险要,它横立江中,上面长满青苔,就是在夜里也看得很清楚。下面流急浪险,哪怕没风也波涛喷激,令人心惊。这是诗人夜中乘舟途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看来诗人不知其地名。难以称名指实,但这么一来,就使得它由实变虚,部分地超脱了现实,带上一种象征意义——与诗人的境遇相映衬,成为仕途凶险的象征。
  诗人遭到政治上的打击,远贬殊方。此刻面对巫峡风波之险,自然就联想到仕途的凶险莫测,于是一连串的感触油然而生。从第九句开始,诗转入后半部的情绪抒写,与前面的景物描绘构成对称的格局。“忠信”四句承上用比喻表达自己的信念:只要自己光明磊落,恪守着以忠事君、以信处世的准则,象这样泛舟历险又有什么可忧惧?“砥柱”在河南三门峡,俗称三门山,黄河分流包山而过,是水流极险急之处。“吕梁”即吕梁山,在山西省西部,相传大禹治水曾闢吕梁洪通黄河。“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两句一言其险,一言其远,泛言可以行于四方,化险为夷。诗人由行舟所历的天险联想到宦途所遭人祸,就信笔借行舟为喻,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虚实之间,过渡巧妙自然,了无痕迹。至此为止,诗中的情调一直是开朗自信的,前途充满了希望。然而诗人毕竟身处逆境,当走上贬谪之途的此际,怎么可能没有一丝伤感呢,尤其是自己遭贬纯属无故株及,自不免怨愤不平。“美人”两句就表达了这种情绪。古诗中美人常用来比喻理想或君主、友人,这里是比喻君王,而以灵芝自喻,两句意思说自己远离朝廷,空有忠贞和才干不能进用、报效。托词虽婉,心情却颇为激切,诗人对自己忠而见疏、怀才不用的遭际深觉不平,可是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情下,听到峡中凄厉哀绝的猿啸,他不由得一阵伤感,潸然泪下了。《水经注》载:“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屡引凄异,空岫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在这里将典故与现实、环境与心情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情景交融、联想丰富的艺术境界,读来令人对作者的遭遇产生深深的同情。
  写山水而寄托自己的情思,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特色。在这样的山水诗中,山水景物不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而成为与作者的心境相感发相映衬的表现媒介。作者寄意于山水,是为了抒发情感,因此,诗中的景物描绘有时就不那么刻意求工。杨炯这首诗就是如此,它写景雄浑开阔而不求工细,为主体的情感活动构成了恰当的背景。

巫峡

唐代 · 曹松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
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
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
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巫峡

宋代 · 王安石

神女音容讵可求,青山回抱楚宫楼。
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巫峡

明代 · 潘希曾

下峡初惊滟滪过,压船巫岫郁嵯峨。
荒唐事往馀云雨,欸乃声高出漩涡。
三蜀规模诸葛在,百年感慨杜陵多。
酒醒日暮长安远,愁听渔翁作楚歌。

巫峡

清代 · 李钟峨

巫峡天下险,崖阴水气昏。
猿啼云外树,客断雨中魂。
神女灵旗动,骚人艳赋存。
无穷怀古意,独自向江村。

猜您喜欢

寄怀华阳道士

唐代 · 陆龟蒙

华阳门外五芝生,餐罢愁君入杳冥。
遥夜独栖还有梦,昔年相见便忘形。
为分科斗亲铅椠,与说蜉蝣坐竹棂。
醮后几时归紫阁,别来终日诵黄庭。
闲教辨药僮名甲,静识窥巢鹤姓丁。
绝涧饮羊春水腻,傍林烧石野烟腥。
深沈谷响含疏磬,片段岚光落画屏。
休采古书探禹穴,自刊新历斗尧蓂.珠宫凤合迎萧史,玉籍人谁访蔡经?
架上黑椽长褐稳,案头丹篆小符灵。
霓轩入洞齐初月,羽节升坛拜七星。
当路独行冲虎豹,向风孤啸起雷霆。
凝神密室多生白,叙事联编尽杀青。
匝地山川皆暗写,隐天竽籁只闲听。
分张火力烧金灶,拂拭苔痕洗酒瓶。
翠壁上吟朝复暮,暖云边卧醉还醒。
倚身长短裁筇杖,倩客高低结草亭。
直用森严朝北帝,爱将清浅问东溟。
常思近圃看栽杏,拟借邻峰伴采苓。
掩树半扉晴霭霭,背琴残烛晓荧荧。
旧来扪虱知王猛,欲去为龙叹管宁。
蟾魄几应临蕙帐,渔竿犹尚枕枫汀。
衔烟细草无端绿,冒雨闲花作意馨。
掠岸惊波沈翡翠,入檐斜照碍蜻蜓。
初征汉栈宜飞檄,待破燕山好勒铭。
六辔未收千里马,一囊空负九秋萤。
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骋雄材似建瓴。
合在深崖齐散术,自求沧海点流萍。
频抛俗物心还爽,远忆幽期目剩瞑。
见买扁舟束真诰,手披仙语任扬舲.

樵人十咏。樵径

唐代 · 陆龟蒙

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
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
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
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唐代 · 陆龟蒙

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
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
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
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
倩人医病树,看仆补衡茅。
散发还同阮,无心敢慕巢。
简便书露竹,尊待破霜匏。
日好林间坐,烟萝近欲交。
倭僧留海纸,山匠制云床。
懒外应无敌,贫中直是王。
池平鸥思喜,花尽蝶情忙。
欲问新秋计,菱丝一亩强。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
只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
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
谩欲陈风俗,周官未采诗。
福地能容堑,玄关讵有扉。
静思琼版字,闲洗铁筇衣。
鸟破凉烟下,人冲暮雨归。
故园秋草梦,犹记绿微微。
水影沉鱼器,邻声动纬车。
燕轻捎坠叶,蜂懒卧燋花。
说史评诸例,论兵到百家。
明时如不用,归去种桑麻。
禹穴奇编缺,雷平异境残。
静吟封箓检,归兴削帆竿。
白石堪为饭,青萝好作冠。
几时当斗柄,同上步罡坛。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野入青芜巷,陂侵白竹门。
风高开栗刺,沙浅露芹根。
迸鼠缘藤桁,饥乌立石盆。
东吴虽不改,谁是武王孙。
疏慵真有素,时势尽无能。
风月虽为敌,林泉幸未憎。
酒材经夏阙,诗债待秋征。
只有君同癖,闲来对曲肱。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