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望秦川

唐代 ·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分类: 归隐  登高  写景 

李颀: 归隐  登高  写景 

背景

李颀虽出身于唐朝士族赵郡李氏,但中进士仅任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晚年辞官归隐故乡。这首《望秦川》是他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途中写的诗。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语文资源网

译文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
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
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
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注释

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炯:遥远。
净:明洁。重:重叠。
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
归欤:归去。凄其:寒冷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诗的上四句写景。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一个“迥”字,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红日东升,本是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的心境不佳,这美景也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肃穆苍凉。
  太阳升起来了,将大地照得十分清洁、明净,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这“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句中的“净”字和“重”字,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传神地点染出来。
  接着,诗人进一步渲染秋的悲凉气氛,“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五陵”,指长安城北、东北、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高祖刘邦)、安陵(惠帝刘盈)、阳陵(景帝刘启)、茂陵(武帝刘彻)、平陵(昭帝刘弗陵)。汉代豪门贵族曾聚居于此。这两句是说,帝都附近,家家有竹,秋风袭来,竹摇叶动,萧萧飒飒,五陵松柏,蓊郁苍翠,微风吹动,松涛声响,更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
  前面的诗句在着意渲染气氛,结尾两句则是要说明写此诗的原意。诗人“望秦川”是因为“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现在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客”是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辞官回乡叫“归”。“凄其”就是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是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这首抒情诗,对秋景的描述极为生动细致的,它不但用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境,而且将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献在读者面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诗篇。

望秦川

宋代 · 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
好风偏与十分凉。
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
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
牵丝摘叶为谁忙。
情到厌厌拚醉、又何妨。

望秦川

宋代 · 程垓

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
断云侵晚度横塘。
小扇斜钗依约、傍牙床。
蘸蜜分红荔,倾筒泻碧香。
醉时风雨醒时凉。
明月多情依旧、过西厢。

望秦川

宋代 · 程垓

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
断云侵晚度横塘。
小扇斜钗依约、傍牙床。
蘸蜜分红荔,倾筒泻碧香。
醉时风雨醒时凉。
明月多情依旧、过西厢。

猜您喜欢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唐代 · 李颀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神应每如答,松篁气葱茏。
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
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
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
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
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
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
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
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
左手正接z5,浩歌眄青穹。
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
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
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
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
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濛。

行香子·秋入鸣皋

宋代 · 许古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挂衣冠、初脱尘劳。
窗间岩岫,看尽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
醉模糊、信手挥毫。
等闲陶写,问甚风骚。
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分类: 秋天  归隐  生活 

裴尹东溪别业

唐代 · 李颀

公才廊庙器,官亚河南守。
别墅临都门,惊湍激前后。
旧交与群从,十日一携手。
幅巾望寒山,长啸对高柳。
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
岸雪清城阴,水光远林首。
闲观野人筏,或饮川上酒。
幽云澹徘徊,白鹭飞左右。
庭竹垂卧内,村烟隔南阜。
始知物外情,簪绂同刍狗。

赠别张兵曹

唐代 · 李颀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鹦鹉赋,能衣鹔鹴裘。
不惮轩车远,仍寻薜荔幽。
苑梨飞绛叶,伊水净寒流。
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
别后如相问,沧波双白鸥。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唐代 · 李白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
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
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分类: 送别  友人  归隐  惋惜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