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杀驼破瓮

南北朝 · 伽腽肭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
主人以为忧,无计可施。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忧,吾有以教汝出。“
主人亟问:“法何?“
老人曰:“汝当斩驼头,自当出之。“
主人以为妙,即依其语,以刀斩驼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患之。
有一老父来语之曰:“女莫愁,吾教女出,女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复破瓮,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寓理  故事 

伽腽肭: 小学文言文  寓理  故事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了瓮中的粮食,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注释

曩:从前,以往。先:先前。瓮: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食:吃。首:头。既:已经。以为忧:为此事而忧虑。语:告诉。即:就。依:依照,按照。其:那个。用:采纳。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汝:你。复:又。老父:老人。患:担忧。

赏析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往往能在做事时有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不经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结果只能像那个笨人一样赔了骆驼又折了瓮。
  世上不可能有那种“既杀驼,而复破瓮”的傻子,但思想方法呆板,机械的人是不少的。
  以譬喻的手段,来使人们获得无上的智慧,这是《百喻经》的根本所在。譬喻的形式就好像用来裹药的树叶,当人有病时,就取出药来用,而自然地将裹药用的叶子扔掉。所以有智慧的人读了这部书,应当抛开譬喻故事的形式,抓住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这个故事就启示我们: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

猜您喜欢

画地学书

宋代 ·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分类: 小学文言文  故事  赞美  写人 

画蛇添足

两汉 ·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寓言  故事  哲理 

虎求百兽

两汉 · 刘向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犹百兽之畏虎也!”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寓言  故事  哲理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