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袭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背景
乔吉一生不曾显达,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其作品内容也因此而表现出一种消极厌世的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会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这首曲子就是作者这种心理的折射反映。
译文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注释
双调:宫调名;水仙子:曲牌名;寻梅:曲题。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孤山:此指杭州西湖之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旧时多梅,是号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处。缟袂:白绢做的衣袖。缟,白色的绢。绡裳:生丝薄绸做的下衣。绡,生丝织成的薄绸。此处言“缟袂绡裳”,是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酒醒“句:是说醉卧梅下,因寒气侵袭而惊醒。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
赏析
此曲头三句寻觅梅花的过程,事实上是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过程。“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两句,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终达彼岸的愉悦。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的情绪却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而朦胧的月色,正把梅花消溶。结尾连用三个典故,进一步描写梅花的神韵,自然带出诗人因理想难于实现的感叹和忧伤。此篇情感起伏回环,情节一波三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曲,折射着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
结合前面的背景分析,这支曲子中的梅花可以理解为作者心目中高洁品性的代名词,这在他另一支散曲《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也可以看出来: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荆溪即事》中,作者讽刺了当时中官僚腐朽,社会风气颓落,致使人民困苦,正义不得伸张的社会现实。感叹家家不种梅花,实则隐射梅花般的高洁品性无人拥有。
所以,《水仙子·寻梅》中的梅花也可以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寻梅”二字本身即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渴望与追求。“冬前冬后”道出了寻梅时间之长,从冬前直找到冬后;“溪南溪北”、“树头树底”写明了寻梅的地域之广,溪水南北,孤山上下,作者都寻了个遍。这两句一方面从时间以及空间的跨度之大来表现作者寻梅之艰,寻梅之勤;另一方面,从侧面亦体现出作者爱梅之切,宁肯溪南溪北、树头树底,从冬前直找到冬后也不肯罢休。爱梅之切,实则是作者在苦苦呼唤人性的高洁和社会的公平;寻梅之艰,体现着这一愿望的实现之难。
从第三句开始,作者笔风一转。头两句虽然表达了寻梅的艰辛,但接下来的两句带来了一些好消息。虽然已是冬后,“冷风”已“来”,本来已经对寻梅不抱希望了,可是不经意间,一阵暗香传来,作者不禁激动地自问,“何处香?”体现出对传来梅香之地的急切寻觅。忽然间,“缟袂绡裳”的“白衣仙女”翩然而至,进入作者的眼帘。苦苦寻觅的梅花在作者的心里就如同神仙一般高洁、神圣,再一次表现出作者的爱梅之深。
可是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本来他已经找到了他苦苦寻觅的梅花,但是,“酒醒”了,之前的喜悦瞬时荡然无存,原来这都是一场梦,现在刺骨的冷风惊醒了美梦。作者心里仿佛响起凄凉的笛声,使得春天的气息也无法令人开心,而是更加使人断肠!“寻梅”只是一场南柯之梦。作者从梦中惊醒,认清了现实,眼前的仅仅是淡淡的泛着月晕的月色,昏黄一片,失望的氛围弥漫开来。全曲到此戛然而止,并未交代最后的结局,留下了深长的余味。
猜您喜欢
丰年乐
世路艰难鬓毛斑,古奸退闲。
白云归山鸟知还,想起来连云栈,不如磻溪岸垂钓竿。
铁马儿
虚檐月明。
穿帘得失,注月前程。
只闻阃外将军令,肃肃宵征。
歌舞闹难蹅锦营,雨云闲偏战愁城。
嘶不定,钢肠人厌听,风入四蹄轻。
渔父词
潇湘画中,雪翻秋浪,玉削晴峰。
莼鲈高兴西风动,挂起风篷。
梦不到青云九重。
禄不求皇阁千钟。
浮蛆瓮,活鱼自烹,浊酒旋篘红。
湘江汉江,山川第一,景物无双。
呼儿盏洗生珠蚌,有酒盈缸。
争人我心都纳降,和伊吾歌不成腔。
船初桩,芙蓉对港,和月倚篷窗。
吴头楚尾,江山入梦,海鸟忘机。
闲来得觉胡伦睡,枕著蓑衣。
钓台下风云庆会,纶竿上日月交蚀。
知滋味,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
江湖隐居,既学范蠡,问甚三闾。
终身休惹闲题目,装个葫芦,行雨罢龙归远浦,送秋来雁落平湖。
摇船去,浊醪换取,一串柳穿鱼。
山妻稚子,薄披鲈脍,细切莼丝。
葫芦盛酒江头市,盏用青瓷。
笑吕望风云古史,爱玄真江海新诗。
心无事,寻思那时,悔杀进西施。
疏狂逸客,一樽酒尽,百尺帆开。
划然长啸西风快,海上潮来。
入万顷玻璃世界,望三山翡翠楼台。
纶竿外,江湖水窄,回首是蓬莱。
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
萋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闲日月熬了些酒樽,恶风波飞不上丝纶。
芳村近,田原隐隐,疑是避秦人。
扁舟棹短,名休挂齿,身不属官。
船头酒醒妻儿唤,笑语团圞。
锦画图芹香水暖,玉围屏雪急风酸。
清江畔,闲愁不管,天地一壶宽。
沙堤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
笑谈便是编修院,谁贵谁贤,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蓑笠神仙。
鱼成串,垂杨岸边,还却酒家钱。
扁舟最小,纶巾蒲扇,酒瓮诗瓢。
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金焦。
箬笠底风云缥缈,钓竿头活计萧条。
船轻棹,一江夜潮,明月卧吹箫。
纶竿送老,酒篘绿蚁,蟹擘红膏。
兴来自把船儿棹,万顷云涛。
风月养吾生老饕,江湖歌楚客《离骚》。
溪童道,蓑衣是草,不换锦宫袍。
渔家过活,雪篷云棹,雨笠烟蓑。
一声欸乃无人和,妻子呵呵。
包古今不宜时短褐,泛江湖无定处行窝。
休扶舵,轻将棹拨,江上月明多。
活鱼旋打,沽些村酒,问那人家。
江山万里天然画,落日烟霞。
垂袖舞风生鬓发,扣舷歌声撼渔槎。
初更罢,波明浅沙。
明月浸芦花。
渔翁醉也,任横棹揖,不缆桩橛。
晚来隔浦灯明灭,船阁沙斜。
芦花梦西风睡彻,松茅烟夜火烧绝。
秋江月,林梢半缺,潮信早来些。
江天晚凉,一滩蓼沙,十里莲塘。
酒缸盛酒船头上,有几个渔郎。
云锦机织作成醉乡,绮罗丛排办出沧浪。
杯盘放,鲈鱼味长,甜似大官羊。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
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
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惯得身轻。
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携鱼换酒,鱼鲜可口,酒热扶头。
盘中不是鲸鲵肉,鲟鲊初熟。
太湖水光摇酒瓯,洞庭山影落鱼舟。
归来后,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
江声撼枕,一川残月,满目遥岑。
白云流水无人禁,胜似山林。
钓晚霞寒波濯锦,看秋潮夜海熔金。
村醪窨,何人共饮?
鸥鹭是知心。
轻鸥数点,寒蒲猎猎,秋水厌厌。
五湖烟景由人占,有甚防嫌,是非海天惊地险。
水云乡浪静风恬。
村醪酽,歌声冉冉,明月在山尖。
篷窗半龛,挂晴帆饱,照夜灯馋。
一竿界破江云淡,虾蟹盈篮。
未放我杯中量减,尽教他鬓影秋搀。
船休缆,中流半酣,系楫下湘潭。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
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
露冷蔷薇晓初试。
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
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