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洛神赋

魏晋 ·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分类: 辞赋精选  写人  爱情  神话 

曹植: 辞赋精选  写人  爱情  神话 

背景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当时,曹丕刚即帝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曹植本人在就国后也为监国谒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

参考资料:
1、潘啸龙 等 .古文鉴赏辞典(上册)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480-484 .
2、徐中玉 金启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64-273 .

译文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
  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参考资料:
1、潘啸龙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80-484.
2、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4-273.

注释

洛神: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公元—年。京师:京城,指魏都洛阳。济:渡。洛川:即洛水,源出陕西,东南入河南,流经洛阳。斯水:此水,指洛川。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传为宋玉所作的《高唐赋》和《神女赋》,都记载宋玉与楚襄王对答梦遇巫山神女事。
  京域:京都地区,指洛阳。言:语助词。东藩:东方藩国,指曹植的封地。黄初三年,曹植被立为鄄(juàn)城(即今山东鄄城县)王,城在洛阳东北方向,故称东藩。伊阙:山名,又称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通谷:山谷名。在洛阳城南。陵:登。景山:山名,在今偃师县南。殆:通“怠”,懈怠。一说指危险。烦:疲乏。尔乃:承接连词,于是就。税驾:停车。税,舍、置。驾,车乘总称。蘅皋:生着杜蘅的河岸。蘅,杜蘅,香草名。皋,岸。秣驷:喂马。驷,一车四马,此泛指驾车之马。芝田:种着灵芝草的田地,此处指野草繁茂之地。一说为地名,指河南巩县西南的芝田镇。容与:悠然安闲貌。阳林:地名。流眄:纵目四望。眄,斜视。一作“流盼”,目光流转顾盼。精移神骇:神情恍惚。骇,散。忽焉:急速貌。思散:思绪分散,精神不集中。殊观:少见的异常现象。岩之畔:山岩边。援:以手牵引。御者:车夫。觌(dí):看见。
  “翩若”二句:翩然若惊飞的鸿雁,蜿蜒如游动的蛟龙。翩,鸟疾飞的样子,此处指飘忽摇曳的样子。惊鸿,惊飞的鸿雁。婉,蜿蜒曲折。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轻盈宛转。“荣曜(yào)”二句: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松树。荣,丰盛。曜,日光照耀。华茂,华美茂盛。这两句是写洛神容光焕发充满生气。“仿佛”二句:时隐时现象轻云遮住月亮,浮动飘忽似回风旋舞雪花。仿佛,若隐若现的样子。飘飖,飞翔貌。回,回旋,旋转。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婀娜,行动飘忽。皎:洁白光亮。太阳升朝霞:太阳升起于朝霞之中。迫:靠近。灼:鲜明,鲜艳。芙蕖:一作“芙蓉”,荷花。渌(lù):水清貌。以上两句是说,不论远远凝望还是靠近观看,洛神都是姿容绝艳。秾:花木繁盛。此指人体丰腴。纤:细小。此指人体苗条。修短:长短,高矮。以上两句是说洛神的高矮肥瘦都恰到好处。“肩若”二句:肩窄如削,腰细如束。削成,形容两肩瘦削下垂的样子。约素,一束白绢。素,白细丝织品。这两句是写洛神的肩膀和腰肢线条圆美。延、秀:均指长。颈:脖子的前部。项:脖子的后部。皓:洁白。呈露:显现,外露。“芳泽”二句:既不施脂,也不敷粉。泽,润肤的油脂。铅华,粉。古代烧铅成粉,故称铅华。不御,不施。御,用。云髻:发髻如云。峨峨:高耸貌。联娟:微曲貌。“丹唇”二句:红唇鲜润,牙齿洁白。朗,明润。鲜,光洁。眸:目中瞳子。睐(lài):顾盼。靥(yè):酒窝。辅:面颊。承权:在颧骨之下。权,颧骨。瓌:同“瑰”,奇妙。艳逸:艳丽飘逸。仪:仪态。闲:娴雅。绰:绰约,美好。奇服:奇丽的服饰。旷世:举世唯有。旷,空。骨像:骨格形貌。应图:指与画中人相当。璀粲:鲜明貌。一说为衣动的声音。珥:珠玉耳饰。此用作动词,作佩戴解。瑶、碧:均为美玉。华琚:刻有花纹的佩玉。琚:佩玉名。翠:翡翠。首饰:指钗簪一类饰物。践:穿,着。远游:鞋名。文履:饰有花纹图案的鞋。曳:拖。雾绡:轻薄如雾的绡。绡,生丝。裾:裙边。微:轻微。芳蔼:香气。踟蹰:徘徊。隅:角。“于是”二句: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纵体,身体轻举貌。遨,游。采旄(máo):彩旗。采,同“彩”。旄,旗竿上旄牛尾饰物,此处指旗。桂旗:以桂木做旗竿的旗,形容旗的华美。攘:此指挽袖伸出。神浒:为神所游之水边地。浒,水边泽畔。湍濑:石上急流。玄芝:黑色芝草,相传为神草。
  “余情”二句:我喜欢她的淑美,又担心不被接受,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振荡,形容心动荡不安。怡,悦。“无良媒”二句:没有合适的媒人去通接欢情,就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微波,一说指目光。诚素:真诚的情意。素,同“愫”,情愫。要:同“邀”,约请。信修:确实美好。修,美好。羌:发语词。习礼:懂得礼法。明诗:善于言辞。这句意指有很好的文化教养。抗:举起。琼珶(dì):美玉。和:应答。“指潜川”句:指深水发誓,约期相会。潜川,深渊,一说指洛神所居之地。期,会。眷眷:依恋貌。款实:诚实。斯灵:此神,指宓妃。我欺:即欺我。交甫:郑交甫。《文选》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弃言:背弃承诺。狐疑:疑虑不定。因为想到郑交甫曾经被仙女遗弃,故此内心产生了疑虑。收和颜:收起和悦的容颜。静志:镇定情志。申:施展。礼防:礼法,礼能防乱,故称礼防。自持:自我约束。
  徙倚:留连徘徊。“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竦(sǒng):耸。鹤立:形容身躯轻盈飘举,如鹤之立。椒途:涂有椒泥的道路,一说指长满香椒的道路。椒,花椒,有浓香。蘅薄:杜蘅丛生地。流芳:散发香气。“超长吟”二句: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超,惆怅。永慕,长久思慕。厉,疾。弥,久。众灵:众仙。杂沓:纷纭,多而乱的样子。命俦啸侣:招呼同伴。俦,伙伴、同类。渚:水中高地。翠羽:翠鸟的羽毛。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据刘向《列女传》载,尧以长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往寻,自投湘水而死,为湘水之神。汉滨之游女:汉水之女神,即前注中郑交甫所遇之神女。“叹匏瓜”二句:为匏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匏瓜,星名,又名天鸡,在河鼓星东。无匹,无偶。牵牛,星名,又名天鼓,与织女星各处天河之旁。相传每年七月七日才得一会。袿(guī):妇女的上衣。猗(yī)靡:随风飘动貌。翳(yì):遮蔽。延伫:久立。凫:野鸭。“凌波”二句:在水波上细步行走,溅起的水沫附在罗袜上如同尘埃。凌,踏。尘,指细微四散的水沫。难期:难料。“转眄”句:转眼顾盼之间流露出奕奕神采。流精,形容目光流转而有光彩。“气若”句:形容气息香馨如兰。
  屏翳:传说中的众神之一,司职说法不一,或以为是云师,或以为是雷师,或以为是雨师,在此篇中被曹植视作风神。川后:传说中的河神。冯(píng)夷:传说中的水神。女娲:女神名,相传笙簧是她所造,所以这里说“女娲清歌”。“腾文鱼”二句:飞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腾,升。文鱼,神话中一种能飞的鱼。警乘,警卫车乘。玉銮,鸾鸟形的玉制车铃,动则发声。偕逝,俱往。六龙:相传神出游多驾六龙。俨:庄严的样子。齐首:六龙齐头并进。云车:相传神以云为车。容裔:即“容与”,舒缓安详貌。鲸鲵(ní):即鲸鱼。水栖哺乳动物,雄者称鲸,雌者称鲵。毂(gǔ):车轮中用以贯轴的圆木,这里指车。沚:水中小块陆地。“纡素领”二句:洛神不断回首顾盼。纡,回。素领,白皙的颈项。清扬,形容女性清秀的眉目。交接:结交往来。盛年:少壮之年。莫当:无匹,无偶,即两人不能结合。“抗罗袂”二句: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抗,举。袂,衣袖。浪浪,水流不断貌。“悼良会”二句:痛惜这样美好的相会永不再有,哀叹长别从此身处两地。效爱:致爱慕之意。明珰:以明月珠作的耳珰。“虽潜”二句:虽然幽居于神仙之所,但将永远怀念着君王。潜处,深处,幽居。太阴,众神所居之处。君王,指曹植。“忽不悟”二句: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不悟,不见,未察觉。所舍,停留、止息之处。宵,通“消”,消失。蔽光,隐去光彩。
  背下:离开低地。陵高:登上高处。遗情:留情,情思留连。想象:指思念洛神的美好形象。灵体:指洛神。上溯:逆流而上。长川:指洛水。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揽騑辔”二句: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騑(fēi),车旁之马。古代驾车称辕外之马为騑或骖,此泛指驾车之马。辔,马缰绳。抗策,犹举鞭。盘桓,徘徊不进貌。

赏析

浪漫色彩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周洪亮主编的《璇玑辞》选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段落层次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
  突出特点
  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
  苦闷之情
  产生苦闷之情的原因有三:
  1.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2.“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
  3.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闷。
  艺术价值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猜您喜欢

东征赋

两汉 · 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
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
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
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
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
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
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
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
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
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
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
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
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
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
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
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
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
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
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
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
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
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先君行止,则有作兮。
虽其不敏,敢不法兮。
贵贱贫富,不可求兮。
正身履道,以俟时兮。
修短之运,愚智同兮。
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敬慎无怠,思嗛约兮。
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分类: 辞赋精选  抒情 

乐府

两汉 · 曹植

所赍千金剑。
通犀间碧玙。
翡翠饰鸡必。
标首明月珠。

墨池记

宋代 ·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分类: 辞赋精选  状物  写人  寓理 

责躬

魏晋 · 曹植

小序臣植言。
臣自抱亹归藩。
刻肌刻骨。
追思罪戾。
昼分而食。
夜分而寝。
诚以天网不可重罹。
圣恩难可再恃。
窃感相鼠之篇。
无礼遄死之义。
形影相吊。
五情愧{赤皮}。
以罪弃生。
则违昔贤夕改之劝。
忍垢茍全。
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伏惟陛下。
德象天地。
恩隆父母。
施畅春风。
泽如时雨。
是以不别荆棘者。
庆云之惠也。
七子均养者。
鸤鸠之仁也。
舍罪贵功者。
明君之举也。
矜愚爱能者。
慈父之恩也。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
前奉诏书。
臣等绝朝。
心离志绝。
自分黄耈永无执珪之望。
不图圣诏猥垂齿召。
至止之日。
驰心辇毂。
僻处西馆。
未奉阙庭。
踊跃之怀。
瞻望反侧。
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谨奉表并献诗二篇。
词旨浅末。
不足采览。
贵露下情。
冒颜以闻。
臣植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
于穆显考。
时惟武皇。
受命于天。
宁济四方。
朱旗所拂。
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
荒服来王。
超商越周。
与唐比踪。
笃生我皇。
奕世载聪。
武则肃烈。
文则时雍。
受禅于汉。
君少万邦。
率由旧则。
广命懿亲。
以藩王国。
帝日尔侯。
君兹青土。
奄有海滨。
方周于鲁。
车服有辉。
旗章有叙。
济济隽乂。
我弼我辅。
伊予小子。
恃宠骄盈。
举挂时网。
作藩作屏。
先轨是隳。
傲我皇使。
犯我朝仪。
国有典刑。
我削我绌。
将寘于理。
元凶是率。
明明天子。
时惟笃类。
不忍我刑。
暴之朝肆。
违彼执宪。
哀予小臣。
改封兖邑。
于河之滨。
股肱弗置。
有君无臣。
荒淫之阙。
谁弼予身。
茕茕仆夫。
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
盈罹斯殃。
赫赫天子。
恩不遗物。
冠我玄冕。
要我朱绂。
光光大使。
我荣我华。
剖符授玉。
王爵是加。
仰齿金玺。
俯执圣策。
皇恩过隆。
祇承怵惕。
咨我小子。
顽凶是婴。
逝惭陵墓。
存愧阙庭。
匪敢傲德。
实恩是恃。
威灵改加。
足以没齿。
昊天罔极。
生命不图。
常惧颠沛。
抱罪黄垆。
愿蒙矢石。
建旗东岳。
庶立毫厘。
微功自赎。
危躯授命。
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
奋戈吴越。
天启其衷。
得会京畿。
迟奉圣颜。
如渴如饥。
心之云慕。
怆矣其悲。
天高听卑。
皇肯照微。
应诏肃承明诏。
应会皇都。
星陈夙驾。
秣马脂车。
命彼掌徒。
肃我征旅。
朝发鸾台。
夕宿兰渚。
芒芒原隰。
祁祁士女。
经彼公田。
乐我稷黍。
爰有樛木。
重阴匪息。
虽有糇粮。
饥不遑食。
望城不过。
面邑不游。
仆夫警策。
平路是由。
玄驷蔼蔼。
扬镳漂沫。
流风翼衡。
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
缘山之隈。
遵彼河浒。
黄阪是阶。
西济关谷。
或降或升。
騑骖倦路。
载寝载兴。
将朝圣皇。
匪敢晏宁。
弭节长骛。
指日遄征。
前驱举燧。
后乘抗旌。
轮不辍运。
鸾无废声。
爰暨帝室。
税此西墉。
嘉诏未赐。
朝觐莫从。
仰瞻城阈。
俯惟阙庭。
长怀永慕。
忧心如酲。

风赋

先秦 · 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缘太山之阿(ē),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
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将击芙蓉之精。
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帏,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
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
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
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
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分类: 辞赋精选    忧国忧民 

鼙舞歌五首 其一 圣皇篇

魏晋 · 曹植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
沈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锦罗与金银。
龙旂垂九旒,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
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韡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