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宋代 · 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分类: 柳树  同情  女子 

晏几道: 柳树  同情  女子 

赏析

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想,将物与人的命运浑然一体地交织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风流蕴藉、温馨旖旎的春风杨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轻时的生活和形象。起首一句点明时令。“碧城”是丛丛柳树的形象化比喻。此句从容自而又明快轻灵,给人以和煦的春风飘然而至的感觉,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叠碧的视觉印象,故虽平直叙起,却有鲜明的形象感。次句“绿相迎”应上“到碧城”,不仅画出了柳枝迎风飘拂、如有情相迎的动人意态,突出了和风的化煦作用,也传出词人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时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烟眠雨过清明”以概括之笔收结上片。柳枝暮春的晴烟轻霭中飘舞,暮春的霏霏丝雨中安眠,梦一般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清明三月天。过片巧妙地以眉和柳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美人对镜梳妆,爱把双眉画成柳叶的形状,歌楼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为曲名。词人巧妙地借柳叶眉、《柳枝》曲的流行来渲染柳枝的声名。结句点明主题,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杨柳,实际上是说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黄时备受摧残,寄托了词人对她们的同情。总之,此词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对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

猜您喜欢

六幺令·绿阴春尽

宋代 ·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分类: 写人  女子  爱情  恋情 

新柳

唐代 · 司空曙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分类: 柳树 

浣溪沙

宋代 · 晏几道

已拆秋千不奈闲。
却随胡蝶到花间。
旋寻双叶插云鬓。
几摺湘裙烟缕细,一钩罗袜素蟾弯。
绿窗红豆忆前欢。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宋代 · 晏几道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
花开花落昔年同。
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
已拚长在别离中。
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分类: 春天  女子  离别  伤怀  愁绪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宋代 · 张先

移得绿杨栽后院。
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
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分类: 宋词精选  离别  柳树 

赋得江边柳

唐代 · 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分类: 柳树  写景  抒情  愁绪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